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新限塑令面临什么挑战?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24-03-26 17:25:30

  疫情开始后,众多居民每天足不出户线上买菜,送货上门。但这种送货上门背后,却有另一层隐忧——原来超市收费的购物袋,线上交易就免费赠送,线上订单数量的增长伴随着塑料垃圾的增多。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希望能够通过有偿使用塑料袋制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12年过去了,随着居民消费场景的日益丰富,曾经的限塑管理渠道显得过窄,单纯的价格杠杆已经很难控制众多的消费角落。今年年初,新版限塑令应运而生。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按照计划时间表分步进行塑料污染处置。

  我国公民对限塑令并不陌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后8年,线下零售领域一共节省了约700亿个塑料袋,平均每年节约87.5亿个,这一个数字看起来十分可观。但在更庞大的基数面前,限塑似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国塑料回收成本高,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通难,从而使得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低。以波纹纸板为例,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教授王军说:“美国的废纸进口后加上关税和运费,比我国国内废纸价格低200元/吨,因为我国废弃物回收流程较多。”

  由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塑料垃圾在拾拣——打包——销售——处理这个长长的产业链中回收成本不断攀升。而在日本等垃圾分类推广较早的国家,塑料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环节被快速缩短,与此对应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高额的旧塑料回收成本要应对塑料新料的成本不断下降的市场化挑战。由于塑料来自石油,平均每3吨石油能提炼1吨塑料,石油价格的降低导致新料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塑料再生回收行业和后端的包装行业受价值传导而力量不足。

  例如蒸蒸日上的快递业,包装垃圾回收成本高,利润低,快递行业几乎不会主动回收这些垃圾。目前我国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不足20%,其中纸盒回收率不到一半,塑料袋和填充物等回收率几乎为零。

  新的《意见》指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与之相对应,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物基产品不失为减少白色污染的一剂良方。但是,当前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的成本高、产量低的现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存在着,替代品的供给侧遇到较大挑战。

  首先,替代品价格远超出不可降解塑料,并且产能上存在很大缺口。据王军介绍,可降解塑料价格是普通塑料价格的3倍,产能不到100万吨/年。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累计完成产量8184.17万吨。悬殊的价格对比和产能差距是可降解塑料推广的第一道难关。

  其次,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不仅涉及到材料,而且涉及生产的基本工艺、生产设备等因素。王军介绍,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可降解材料的性能和稳定能力差,耐高温、韧性、加工的适应性等因素都导致可降解材料使用的场景和领域十分有限。并且,塑料制品的生产设备与材料需要匹配,推广可降解塑料,生产设备需要同步更替,这是可降解塑料推广利用的第二道难关。

  与此同时,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非常之多,处置方式各有不同,而我国目前大量塑料制品对自身的可回收性尚无明确标识,这些都导致可降解塑料同样会造成污染问题。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可降解快递纸箱塑料包装,是在工业堆肥,而非自然条件下完成的,这部分产品需要统一回收降解;而另一部分产品,则需要进入循环经济的链条,统一回收后进入再加工,生成别的产品。塑料的混同会造成下游产品的质量降低,给下端产业造成不利影响。在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方面的多级处置,是可降解材料推广利用又无法绕过的一道难关。

  北京一家外卖餐饮老板向记者透露:“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订单数量,而包装费用基本是由顾客承担,餐盒价格只要不是太高,还是愿意尽量包装。”数亿用户对外卖的需求也导致外卖盒、塑料袋需求巨大,但另一方面,外卖垃圾回收艰难。一位垃圾回收站的人员表示:“回收塑料餐盒的价格大概是每公斤2元,利润太薄,而且用过的餐盒都太脏了,回收意义不大。”外卖垃圾的减量化处理,不在终端,而在源头。

  就快递而言,2017年中国人均快递约为29件、2018年中国人均快递约36件,2019 年中国人均使用快递约45 件.....仅2018年一年,全国快递业消耗编织袋约53亿条、塑料袋约245亿个、封套约57亿个、包装箱约143亿个、胶带约430亿米,国内使用的包装胶带一年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

  在新的消费形势下,塑料垃圾的战场已经悄悄转移到互联网,慢慢的变多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给限塑提出了更多新课题。也正因如此,“新版限塑令”把电商、快递、外卖等新领域的管控纳入其中。未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加绿色的餐饮、物流和生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塑料袋屡禁不止 “限塑令”为何陷入尴尬境地?
下一篇: GRS认证服装包装袋再生塑料袋印刷出来包装袋内静电怎么正确地处理?
回到顶部